羽绒服批发:货源的概念和特点你真的懂吗?
羽绒服是一种常见的防寒服装,它是用经过精选,药物消毒,高温烘干的鹅或鸭绒毛作芯,用各种优质薄细布作胆衬料,按照预先设计的服装式样,用直缝格或斜缝格制出衣坯,固定羽绒,然后再用各色尼龙布作内里,以高密度的防绒、防水的真丝塔夫绸、锦纶塔夫绸等作面料缝合而成。
市场上常见的品种有羽绒茄克衫,羽绒大衣,羽绒背心,羽绒裤,羽绒帽等。近年特别流行藏胆式、易拆洗的羽绒大衣及各种时装化的羽绒服。羽绒服装具有轻、软、暖、弹性好、耐穿易洗等优点,是最理想的冬季防寒服,也是滑雪、登山运动员的理想服装。
一,羽绒服材料的概念和分类
羽绒服在材料构成上分为填料、面料、里料和辅料。
1,羽绒服的填料
羽绒服的填料一般可以分为羽绒和化纤絮片。
羽绒一般包括鸭绒、鹅绒、鸡、雁等毛绒,以鸭绒质量最好,鸡毛质量最差。其具有较高的蓬松性、良好的保暖性和吸湿、放湿性。使用羽绒做絮填料常常用质地细密的防羽布包裹羽绒,先制成胆芯,然后充填于衣中。
以化纤絮片作填充物,用得较多的有中空腈纶絮片,还有一种混有烯烃纤维的涤纶短纤维新型材料。和羽绒相比,化纤不会穿出织物,较难受潮,不会像羽绒一样瘪下,且容易干燥。对织物面料也无特殊要求。
2,羽绒服的面料
羽绒服一般选择高密度、透气、防水的面料,如高密度防绒布、尼龙绸等,以防止羽绒外钻,跑毛或飞丝。
羽绒服面料可以简单分为硬,软两类。质地较“硬”的面料平整、挺括,制成的衣服穿起来挺括干练,如高支密卡其,斜纹布,涂层府绸,尼丝纺及各式条格印花织物都能选用,还可以用各种不同面料进行拼接。
质地“柔软”的面料轻软,细密,制成衣服穿着舒适,随意,保暖性较前者为好。经常选用的面料有较高档的高密度防水真丝塔夫绸,尼龙塔夫绸,高密度防水羽绒布,线呢及经过涂层轧光的高支高密涤棉府绸和尼丝纺等。
3,羽绒服的里料
内囊用料以防羽府绸,卡其,尼龙绸为佳。
4,羽绒服的辅料
羽绒服的辅料选用较为耐用,与羽绒的特性匹配,保证羽绒的囊胆不易开散,变形,便于服装的穿着拆装。同时也要注重辅料对羽绒服整体的装饰性,针对羽绒服不同的设计风格选用不同的辅料进行搭配,使辅料不但具有辅助功效还能成为设计的点睛之笔。
1,羽绒服设计的概念与特点
由于羽绒服材料在构成上分为填料,面料,里料和辅料等,就其材料的特殊性,羽绒服在制作上也有一些特殊的要求。所以羽绒服设计便是针对其特殊的用料所进行的服装造型。羽绒服的做工质量要求很高,缝纳趟数适宜,针脚均匀精细,不断线,不挑针,服装拼接处不跑毛。
羽绒服的用材和制作成本较之一般性的服装要高,制作工艺也有特定的要求,因此羽绒服的设计一定要按照相关的技术要求进行。目前,从服装结构上分,羽绒服有面料和里料间直接填充羽绒的单层形态,有面里料间夹羽绒内囊的多层形态及外衣与羽绒夹衣可拆分穿着的组合形态,使羽绒服装不仅能够双面穿,也可以进行拆分组合穿着。
随着时代的发展,羽绒服的设计也在羽绒服传统功能性的基础上不断开发其穿着的审美价值。
我们知道,服装的三大要素为:款式、色彩与材料。对于羽绒服设计来说,首先便是其功能性,即保暖功能。所以羽绒服的材料便成为设计第一考虑因素。若想使羽绒服的设计突破传统,更有新意。设计师对材料的改进和挑选便相当关键。
由于羽绒服材料的特殊性便决定了羽绒服设计的特点。羽绒填料是羽绒服较其他服装而言相对特殊的材料。羽绒填料的蓬松,柔软,易钻毛便决定了羽绒服的工艺制作和整体造型。对于传统羽绒服来说,制作时为了固定羽绒,就必须在面料上衍线,且要求均匀分布;为了防止羽绒钻毛,就需先在里面一层里料包裹。有了这层原则,便限制了羽绒服款式的多变性和时装化,无法像其他服装一样随心所欲的设计。羽绒服的材料限制了其制作工艺,工艺便约束了羽绒服的设计,导致羽绒服长年无法摆脱臃肿和单一枯燥的形象。
多年来,羽绒服材料的特性约束了羽绒服的设计。有约束就必然会有突破。设计人员对羽绒服材料的研发和运用也随即推动了羽绒服设计的创新。
例如在一系列改进后羽绒填料的充绒量已达到 80%至 90%, 这样便有效地减轻了“羽绒内胆”的重量,这是羽绒服“瘦身”的第一步。之后,一些新型的面料被开发和利用,如国内羽绒服企业最具代表性的品牌“波司登”最新采用了纯棉 PU 涂层面料,这种纯棉材质易吸汗、透气好,PU 涂层又使其不易起皱、弹性恢复性能极佳,有丝绸般的细腻,柔滑,紧密手感。
这种面料使原本的传统羽绒服平均减轻了三分之一的重量,使羽绒服完成了“瘦身”的第二步。紧接着,设计师们在羽绒服的结构款式设计上动脑筋,采用了可脱卸内胆式和三层式结构,省去了面料表面的明线,让羽绒服摆脱了以往的“肌肉”,从视觉上又变轻薄了不少,同时,设计师可以在款型上进行分割线处理,省道等,让羽绒服变得更贴身,一改以往的臃肿,一些闪光面料巧妙的突破了传统的羽绒服颜色的黯淡平凡,使羽绒服更有时尚感,更年轻。
表面的束缚被解开后,各种细节装饰上的变化,使羽绒服设计变化多端,局部刺绣,亮片点缀,毛皮拼接,与其他面料混搭等等都让羽绒服从外观设计上耳目一新,脱胎换骨。
另外,纳米材料的运用从面料上来说可以阻止油污的进一步渗透,大大提高了拒水、拒油和防污性能。这样设计师便可以大胆使用白色,亮色面料来设计羽绒服不用过多考虑其耐脏性和洗涤的问题,使其脱去以往深色黯沉的外套,点亮整个羽绒服市场,为年轻人敞开大门。
从填料来看,纳米技术是原本极易霉变的动物羽绒有了抵抗力。纳米材料抗菌、除臭等功能可有效克制细菌对人体健康带来的危害。这种环保绿色材料的研发使羽绒服的童装市场更有卖点,设计师除了从外观上可以使童装羽绒服更可爱更鲜亮,也能在本质上更利于孩子的穿着和健康。
总而言之,羽绒服材料正在不断地被开发和革新,从而羽绒服的设计也在原有的束缚上慢慢解套,往较为自由的方向发挥。
就当今整个服装市场而言,在多元化文化和审美冲击的影响下,消费者不再满足于服装本身的服用性。显然,羽绒服一贯引以为傲的保暖功能在各种保暖内衣,羊绒衫,防风尼大衣的冲击下显得势单力薄。
羽绒服若要保住市场就必须有创新的设计,设计师们想方设法要使羽绒服更合体,更美观,更时髦就得在材料上动脑筋改进,进行合理巧妙的材料组合,这便又推动了羽绒服材料的发展,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有了这样一个设计市场和材料市场的共同发展,羽绒服的设计空间将越来越广。
服装的色彩与造型是通过不同质地的材料来表现出风格各异的效果。在款式与色彩不变的情况下,不同风格的材料会产生完全不同的效果。
设计师设计羽绒服时,应该在了解制作羽绒服的特殊材料的织造结构,服用性能和造型特点的基础上,合理选择面料并进行组合搭配。同时还要善于根据流行,独创性地使用新型面料或进行面料再造,使羽绒服的功能性最佳,造型更时尚。除此以外,设计师还应考虑面料的风格特点所蕴含的情感倾向。
以下就羽绒服材料的选搭与组合对羽绒服的设计和整体风格的影响,运用一些实例来归纳与总结一些基本原则。
1,走在时尚前沿的羽绒服
基于对未来羽绒服趋势的概念性设计,设计师除了要考虑到创新之外,还需要表现出具有舞台感的视觉效果。设计师可以暂时抛开传统意义上对羽绒服的特定模式,尝试选择一些流行前瞻性的更具未来感的面料。辅料的选择上也应该更有创意,更多地从美学角度出发强调其装饰性。由于设计的目的更偏向概念和流行趋势的表达,结合款式设计,设计师对里料和整体面料造型也可以不仅仅拘泥于传统对羽绒服膨胀感的处理。创新也可以反其道而行,充分利用羽绒服膨胀造型设计出更加夸张且具有张力和舞台表现力的作品。
2,时装化羽绒服
时装化的羽绒服针对高端的女性消费群,无论从款式设计、面料选搭和色彩设计上都要尽可能的表现出女性柔美和华贵。因此设计师在面料的选择上应更注重面料的品质和光泽感。
面料的颜色简单不花哨。可以选择不同材质的辅料的对比混搭。注重服装细节上的设计和点缀,例如,羽绒服特有的衍线装饰性的设计。在尽量避免服装整体过于膨胀的同时,设计师可以运用局部的造型和创意设计如口袋,下摆,门襟和袖子的设计来凸现腰部的线条,让服装更有层次和韵味。
3,运动休闲风格羽绒服
针对喜欢运动休闲型羽绒服的年轻消费群,设计师通常应根据年轻人好动活泼的个性选择较为透气、柔软的材料。同时,采用明快鲜亮的色彩的面料进行撞色处理,常运用的撞色方式有线形,块面等,使整个服装都显得生动活泼,年轻充满活力。
款式则采用简洁利落的连帽或立领茄克的高腰短款设计,故下摆和袖口主要选用宽螺纹面料做克复收尾,与羽绒服略显蓬松的质感形成对比。有时为了保暖,在领口、袖口或者帽沿等局部还会采用皮草。由于是针对学生群体,设计师还可以运用一些具有学院风格的徽章图案作为贴标装饰。其他辅料则一般采用拉链,揿钮等方便穿脱的材料为主。
4,甜美可爱型羽绒服
针对偏爱甜美可爱风格羽绒服的女性消费者,设计师一般可以选用明度不高的暖色系,棉质、柔软的面料来表现小女孩般的可爱柔美。面料上也通常采用印花,刺绣,蕾丝拼接等淡雅含蓄的小花纹在胸前,腰部,下摆和袖口等作点缀装饰,更显可爱纯真。
辅料一般则可以选择茸毛,牛角扣,规整的搭扣等来表现出乖巧的学生气质。款式通常以中长款为多,可以隐藏表面的衍线,虚化腰线设计更能表现出小女孩般的身型。
5,OL风格羽绒服
OL风格(Office Lady — 白领女性)顾名思义也就是针对职场上成熟干练,生活中优雅娴熟的白领女性消费群。针对日常上班穿着的场合,设计师一般可以选择中高档,稍有硬度的面料,颜色则可以选用冷色调或大地色系较为适宜,表面带有规整衍线和腰间腰带的设计会使整个服装传达出利落干练又不失温柔的职场形象。
而针对下班后的白领丽人们,羽绒服的设计则可以更优雅和妩媚些。这类羽绒服较倾向于三层式结构设计,表面不显衍线,面料一般可以采用质地柔软,光泽度高的材料,色彩上则选用偏暖色调,明度不高的尽显素雅的颜色。款式简约但不失设计感,注重腰部线条。通常会以象征女性柔媚的花朵等图案进行平面或立体的装饰,在细节设计上至关重要可以突显出白领丽人们不俗的生活品味。
6,民族风格羽绒服
自从 APEC 会议之后,人们开始热爱起唐装来,但很少有足以过冬的唐装可供选择,从前的唐装是用骆驼毛作为填充物当内胆的,现在为了满足消费者们的需要,也有开始生产羽绒服的唐装式样。
这类羽绒服,面料一般可以采用民族风格的硬质绸缎等,款式和工艺基本是按照民族服装的设计和制作方法,只是在服装里加了羽绒充填的内胆以御寒。辅料方面也会选用一些中高档的皮草用作装饰和保暖,使整个服装尽显民俗和高贵。
7,功能性羽绒服
市场上除了日常生活中穿着的羽绒服之外,还有些是针对户外运动的,以功能性为主的羽绒服,例如在登山或滑雪时穿着。这类羽绒服需要适应多变的气候条件,因此设计师首先考虑面料的功能性,其次才考虑款式。通常情况下,这种羽绒服要求穿脱容易,穿着时肩膀,手臂,膝盖不能有任何压力,口袋要多且大,便于携带物品和工具,并须有袋盖,钮扣,拉链等,以防口袋中的物品掉落。
面料应考虑保温性,透气性,防水性,防风性,耐洗涤性,对日光,摩擦,牵拉又耐久力,轻盈,现在比较流行的是 Gore- Tex 面料,可谓是户外运动服的专用面料。 颜色则大都明亮而鲜艳,易于被发现,适合在野外穿着。
四,结论
羽绒服材料对羽绒服设计的影响显而易见,综上所述得出以下结论:
(1)不同的羽绒服材料和设计的组合搭配创造出迥异的服装风格;
在羽绒服几十年的发展变化中,从前的“面包服”并没有被市场所淘汰,反而经历了从臃肿走向轻薄;从轻薄走向时尚;从时尚走向健康的过程。
这都能印证出羽绒服材料和设计之间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21 世纪羽绒服材料将随着应用领域的需求变化而发展,人们的需求越来越趋向“以人为本”,其宗旨将始终围绕着人的审美,健康,舒适以及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而不断开发新材料。可以预见的是羽绒服设计的前景甚佳,其走进时装的主流市场将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