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绒服供应商【吐血分享】:羽绒服采购原则!
在去年尾跨到今年初时的几波寒流,那低于十度的低温,可把大家冷怕了吧?!听说这周末又会有一波寒流来袭,大家知道要用洋葱式穿法,也不能缺少保暖的配件。不过可能天气真的太冷,好像还是没有那种穿起来会“烧”的感觉?
果期不然,门市里羽绒服的询问度大增!大家的问题都是「我超怕冷,穿羽绒服应该就很暖了吧!?」,「我要去欧洲旅游/ 国外出差/ 日本滑雪,穿羽绒服应该够了吧?」、「这件羽绒服这么薄,够暖吗?」,或是「羽绒服该怎么选呢?」,加上最近媒体报导名牌的羽绒外套膨风不实在,夜市的卖的低价羽绒服居然一根羽毛也没有!(相关报导在最下面)。
小编知道了也很好奇到底要如何才可以不被坑,以合理的价格买到适合自己的羽绒服勒?拜过google大神之后,觉得网络上写得东西都似是而非,所以决定动用店长大大和装备狂小业务的理论及实务经验,和大家”剖” 析一下羽绒服的内在、外表和选购的原则。
发挥小编追追追、挖挖挖的的研究个性,文章有点专业喔!提醒一下,想要直接杀去买衣服的人,可以跳过内在、外表的剖析,直接看选购的原则~~呵呵
内在材料大分析
要买羽绒服之前,一定要问的是:什么是羽绒?为什么要买羽绒服?
这种这么基本的问题,还真的很少人会问勒?去路上随便抓个人来问的话,10个人可能有9个半都觉得自己知道,可是又说不出个什么东西来吧!可能还会有人回你:不就是鸟的毛吗?这这这,难怪新闻会报说很多人都买到山寨版的羽绒服。装备狂小业务特别为我们回答的问题,厘清大家的观念,小编简称问,小业务简称答。
问:什么是羽绒,和羽毛有什么分别?
羽绒,是指撷取鸟类可以浮游水面而不沾湿的羽毛,也就是俗称的水鸟毛(waterfowl)。主要为鹅类羽绒及鸭类羽绒,其中鹅类羽绒的体积、膨胀力都比较好。市面上的羽绒服,如果没有特别说是鹅绒的,通常会说是水鸟羽毛,可能因为听起来要比鸭毛好听吧!
编按:所以不只是鸟的羽毛,要水鸟的羽毛才可以喔!公鸡的毛可是没有防水的。
而羽绒服内的填充材料大致上可分为三大类:
图片取材自网络
正羽( Contour Feather)(又称为羽根):
为叶状羽毛,依其生长部位又分为飞羽和体羽。长短、大小、型态依功能而不同,用于羽容商品的主要为体羽,它的结构具有适当弹性,抗压力强,故常做为枕头的材料。因为中间有一根羽轴,手摸起来可以感觉到有羽梗。
【体羽 披附于鸟类体表 也构成鸟类外观的轮廓】
羽绒(Down):
为蒲公英状绒毛,生长在羽根下层,紧贴着腹部及翅窝的肌肉生长只占全身羽毛的8%,质地轻柔弹性好,是最理想的羽绒制品填充材料。手指搓揉时羽绒会散开,不会摸到硬梗。
【羽绒 蓬松疏散的结构 非常柔软】
羽绒是天然纤维中最为保暖的材质,由于羽绒球状纤维上密布数以万计的细小气孔在吸收人体散发的热气后,会自然的蓬松,产生最佳的温度隔离层,但同时维持良好的透气效果。
半羽(Semi plume):
介于绒毛与正羽之间的羽毛,比羽绒的结构要强一些。这类羽毛会和羽绒(Down)混合使用,增加衣物的蓬松度与绝缘性。
【半羽 借于体羽和羽绒之间的羽毛 多是白色的】
没图没真相,小编上网找了一些参考图,也ㄠ小业务拍了一些。希望更大家看得更明白。
问:羽绒是如何分级?
答:这里要跟大家介绍一个不算专业的专有名词:羽绒膨胀系数(Fill power),也就是媒体报导中,提到的一些数字。所谓的膨胀系数就是每一单位的羽绒可以膨胀到的体积。例如:羽绒为600 fill power 代表的是一盎司的羽绒可以膨胀出600立方英吋的体积。
【羽绒fill power的测试方式 每单位重量(一盎司)的羽绒可以膨胀的体积】
【这图就可以看出三种不同fill power的蓬松程度】
因为羽绒是利用蓬松的结构,产生空气的隔离层来达到保暖的效果,所以当然是越蓬松的,等级越高。反过来说,相同的体积,所需要的羽绒重量更少,衣服也就可以更轻了。
【不同fill power的羽绒 绒球的大小就有差异】
问:所以说fill power越高越好噜?
答:no no no喔!还要看填充的羽绒重量以及羽绒及羽毛的比例。
羽绒用得多,理论上会比较暖,因为会更蓬松,产生更多的空气层来阻绝冷空气。
但不同的使用方式会有不同的填绒量需求,例如轻量化的中层羽绒服会使用较高膨胀系数羽绒,如750~900,但只会填入少量,以求在最低重量下维持保暖度;但是如果是防水羽绒大衣可能只会采用550~650的羽绒,但是填绒量可能高达轻量化款式的5倍以上,以较多的低系数羽绒来撑起外层的防水布料,并且在价格上取得平衡。
另外就是羽绒和羽毛的比例,这也是媒体报导中提到的数字,目前台湾依循的标准有美规FTC、日规JIS两种,一般以「羽绒%/羽根%」的方式标示,因制定方式不同,JIS 80/20 约略等于FTC 90/10,台湾较多见为JIS标准,至于俗称的100%羽绒即是指JIS 90/10。
大部分羽绒中多少都会含有羽根,而且因其中硬梗的因素,常会穿出布料之外,造成消费者对含绒比例的疑虑,其实并不会有100%羽绒的制品,因为羽绒挑选是使用机器风力进行淘选,从不同阶段挑出不同品质的羽绒,难免含有细小的新生羽毛,如果真要作到完全无羽根,只能用人工挑选的方式,但考量成本因素,很少会出现在一般商品中。所以说噜~~如果店家说2000元可以买什么100%羽绒的被子或是衣服,可以说是「骗人!」
【羽绒与羽毛的比例的标示 目前并不是每家都有标示】
再者,因为羽绒本身的太柔软,会需要一些羽毛提供支撑,让衣服或是被子不会轻易的就被压扁了。如果是羽毛枕头或是睡袋等商品,就一定要采用一定比例的羽毛,才不会一睡就瘪了,羽毛扁了、塌了,就失去保暖性了。所以一定比例的羽毛是有其必要性的。
这时小编已经要收纸笔了,只见小业务还一副:我还没讲完的脸~~
小业务忍不住开口说了,其实除了内在,外在也很重要喔!
表布材质有学问
问:表布的选择上有什么要注意的吗?(小编不会问问题)
答:为了防止细小的羽绒穿出布料外面,羽绒制品必须拥有较高密度,如果使用一般棉布就会有毛一直跑出来的问题,所以羽绒服多采用人造纤维布料,有以下几种常用的布料:
1.防水透气布料:
大多使用在外层,对环境适应性好,不但防雨雪,且可以有不错的透气效果,例如Gore-tex、eVent等,或各大品牌自行研发布料,但台湾大多作成两件式外套的外层来搭配羽绒服使用。
2.高密度布料:
一般采用在轻量化风衣,特点是抗风但透气性佳,密度越高,触感、耐用性越好,本身并不防水,但可以提供不错的防泼水效果,知名布料如Pertex系列。
3.一般布料后处理
此种布料即一般俗称风衣布,为一般较平价羽绒制品采用的质料,有的是在一般布料加上涂膜以增加密度,防绒效果不错但透气性较差,且经清洗后会渐渐失去防绒及防泼水效果。另外是将布面压整,增加密度,让羽绒不会跑出来,这种处理也会渐渐失去防绒效果。
这周把理论的搞定了,下次我们继续分享羽绒服的采购原则喔!